2021年度总决赛(网上)即将开锣

2021年, 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继续高举推广国标麻将的大旗,连续举办了三个季度联赛和八个月度争冠赛,为广大国标麻将爱好者在疫情期间提供了360度无死角的全天候娱乐消遣平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联赛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澳洲,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港台的国标选手,使得我们加拿大选手不出国门也可以领略各路高手的风采。我们感谢他们,也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和参与我们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举办的各项比赛。

目前各个比赛已陆续结束,成绩突出的32名选手进入了年度总决赛,他们将再进行十局的较量,决出年度总冠军。

总决赛将于12月4日晚7点开始,第一局为随即排位,以后每两天安排一局,每局都是高高碰,强强对决。比赛将在圣诞节前夕结束。

总决赛的前三名将分别获得$100,$60,和$40的奖励,第五至八名均为$20,单局最高分和单盘最高番将分别获得$30。希望32位选手再接再厉,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预祝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2021俄罗斯国标麻将公开赛结束

2021俄罗斯国标麻将公开赛于9月11日-12日在莫斯科举行,共有60位国标麻将爱好者参加了比赛。由于心冠病毒(Covid-19)的影响,这次没有邀请国外的选手参加。经过8局的较量,以下三位女将分获前三:Elena Ushakova (莫斯科), Evgeniia Zakharova (圣彼得堡), Natalya Savelyeva (莫斯科).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 2021俄罗斯国标麻将公开赛

更多关于比赛的照片

2021国标麻将夏季联赛结束

2021国标麻将夏季联赛于8月31日结束,三个月来,63国标爱好者共同完成了1161桌比赛,平均每人完成74局。根据比赛规则,完成平均局数80%(59局)的36位选手进入排名。以下为春季联赛的获奖选手,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前八名:吴奇, 无番和, Steve, JZeng, Ricky, Happy-Dice, 小福子和和, Laimin

单盘最高番 Shirley(104番, 6月5日, 桌号38650)

单局最高分 Shieley(562分, 7月4日, 桌号42411)

完成局数最多的三位选手获得精神风尚奖: mimi88 (248), Shirley (216), 古泽云(213)

对上述选手的奖励请参见关于国标麻将季度联赛的说明

国标麻将2021秋季联赛9月1日开始

由于疫情依然肆虐,协会将继续举办2021秋季国标麻将联赛。通过线上活动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增近社区间的交流。希望大家相互转告, 踊跃报名。具体如下:
1)比赛为线上比赛,使用mahjongsoft.com平台
2)参赛要求:所有国标麻将爱好者,遵守比赛规则,会使用电脑
3) 比赛在9月01日至11月30日举行,比赛按4-2-1-0计算标准分
4) 报名邮箱: gb.mahjong@hotmail.com         报名费用:免费
5)奖励:前8名有证书及礼卡奖励

点击此处发现更多关于比赛的设置要求及奖励细节

这次比赛, 和春季夏季赛一样, 将由Service Canada的给予赞助及大力支持,特此深表感谢!
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

国标麻将春季联赛圆满结束 夏季联赛6月1日开始

2021网上春季联赛于5月31日圆满结束。春季赛自3月13日开赛以来,共有59位国标麻将爱好者参加了比赛,平均每人参赛73局,最多参赛205局。根据比赛规则, 前八名的选手必须参赛满50局。以下为春季联赛的获奖选手,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

前八名: Ricky, Bing, 吴奇, 小福子和, Nick, 无番和, JZeng, WarHorse

最高分 Steeles (584分, 4月1日, 桌号29212)

最高番 Jqiu (135番, 4月1日, 桌号29193)

完成局数最多的三位选手: Mimi88(209), 古泽云(194), JasonCheng(177)

对上述选手的奖励请参见关于国标麻将季度联赛的说明

本届春季联赛是自2015年开始网上联赛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可见国标麻将在加拿大的影响正在逐渐扩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参加我们的联赛。

夏季联赛于6月1日正式开始,到8月31日结束,夏季赛的规则将略有变化,具体要等到今天问卷截止才能决定,在这之前开始的比赛可以仍然延用春季的办法。

国标麻将周五联赛今天开锣

迎春赛结束了, 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将举办面向所有人都能共同参与的全年网赛,时间是每周五晚7点开始的2局比赛,每月合计成绩排名前3的将给予奖励。年终12月初将录取每月冠军及整年累计成绩排名位列之前的16名进行4局高高碰年度总决赛, 总决赛前8有奖状及现金奖励 .
免费参加, 3月份的奖金由Bing慷慨赞助.

比赛将于33月5日晚7:30正式开始。
比赛平台为https://mahjongsoft.com/   欢迎大家上平台注册报名参加.

查看比赛成绩排名请点击麻将比赛及选手管理

我与加拿大麻将

王应辅

    我的小女儿在加拿大工作,我与老伴申请了家庭团聚移民。移居加拿大时,顺便把国标麻将的“魂”(一大包我经手的麻将资料)带了过来。

    我家住在校区附近,送孩子上下学很方便。我们每天上午8:30送孩子去学校,他们在校吃一顿饭,下午3:30再把他们从学校接回,解决了女儿朝九晚五上班的后顾之忧。当时

申请“家庭团聚”移民比较容易,附近像我们这样的中老年华人不少,我们这一批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輩们,由于共同的生活内容很快熟起来。白天儿女上班,孙儿上学,我们这些闲来无事的老人们就开始接触起来。接触中发现,有几个人喜欢打麻将。但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所以打法不同。我就想教大家打国际标准的麻将。

    最初,我们只请了两位朋友到我家,与我和老伴凑一桌,教他俩国标麻将的打法,他们对这种打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人员逐渐扩大,越聚越多,摆四桌都坐不下。“家”总是“私密”的地方,非长久之地,大家又特别喜爱“国标”麻将,最后轮流在各家地下室,每家负责两个月,采取淘汰制,也难满足,最后大家出资租用课外补习学校场地,继续“国标”麻将的休闲娱乐活动,并成立了“耆乐国标麻将俱乐部”,其实就是高级、高雅、高品味的“国标麻将”的魅力把大家吸引过来了。

                      (在家庭地下室里的麻将活动)

    2013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多伦多地区华人著名的“五一网”老总赵平原先生。他邀我加盟共同推广国标麻将,成立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开展活动。我是中国“国标麻将”第一批传播人,很想把这项活动传播到加拿大,赵总对中国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的热情支持,令我兴奋,一拍即合,但我谢绝了担任法人的邀请,只同意担任技术总监一职,投入推广工作。

    赵总的工作雷厉风行,马上就全面开展了工作:

    1 、首先全面培训在职(定职定岗都很忙!)的6、7位年轻职工,让他们担起推广麻,将的排头兵。我就在五一网总部下班后,利用他们业余时间进行培训;

    2、接着五一网开辟了六个培训地点,免费为麻将爱好者培训30多次。发放资料,实际摆牌操作,边打边讲解。都是由五一网的小夏、小赵来往接送我;

    3、培训最后在羽毛球馆搞一次模拟比赛;

    4、与中国麻将协会联系,承认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为第23个会员国、授予培训国标麻将裁判资质(赠送裁判资质证书30本);                                                            

    5、由五一网筹备、举办了首届加拿大麻将公开赛。提供场地、器材,负责宣传、拉赞助、安全保证事宜等等。

    2013年底至2014年初,第一届大多地区国标麻将公开赛如期举行。得到安省省长、中国多伦多总领事、联邦参议员的祝贺。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房利、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的贺词)

                (多伦多市长、万锦市市长的贺词)

    比赛分预、决赛两阶段进行,热烈隆重影响大。从培训推广到参加比赛,持续三个多月时间里(主要在节假日及下班后的业余时间)1、2百个爱好国标麻将的选手参加各项活动,是一道在多伦多地区开展健康、友好的麻将化娱乐活动的亮丽风景线!

  赵总是位平易近人,热情坦诚,工作效率高的网站老总,他把推广麻将事宜按排妥当后,坦率告我“这么大一个网站,每天忙不脱身,不能更多陪你工作!希望谅解!”

                            (比赛现场)                          

五一网借助在加拿大有影响的报界(如明报、星岛、世界日报、加拿大商报等),影响人们生活的各大网站26个单位支持赞助,推动国标麻将活动的开展,取得显著成绩,举办了加拿大历史上首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培养出一批国标麻将的精英,在加拿大成立了国标麻将协会,成为世界麻将组织的第23位会员国,应该在中国麻将文化发展中记入史册!

                  (池振群先生获得第一名)

 公开赛胜利闭幕后不久,赵总诚恳地告我:五一网董事会决定退出加拿大麻将协会工作,我既遗憾但更理解,五一网是企业,为比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非长久之计,特别五一网的年轻人每人一职,指标任务很重,都是下班后干麻将的工作,难以支撑。赵总决定把公开赛置办的全部器材(比赛用桌、标志物等)无偿送给接班的协会,并将使用的网址无偿由新协会使用,协助办理与世界麻将组织的转换工作,我深为他的大度和对中华麻将文化热爱引发的责任心感动。赵总是加拿大麻将协会的主席,法人一把手,因工作繁忙几乎很少出头露面,但我和他一起做了一件事,永难忘:麻将从培训到正式比赛,一位枫华园赛区的病人李桂祥执意参赛。他提出一个要求,就是比赛时要爱人陪在他身边按时为化療喂药,为此报告了赵总,当他了解到这是位意志坚强,能自己开车,在家仍能做7、8个菜招待亲朋好友的晚期癌症患者时,他很重视,邀我一同处理此事,亲自拉我去医院见病人的主治医生询问可否参加比赛。医生说“他参加麻将活动特别开心,又有能力,应该让他参加!”(为加拿大医疗人性化的理念点赞!)我们有了医生的话心里有了底,答应“喂药”条件特殊护理,他兴致勃勃顺利参赛还打进了决赛(前40名),获得“精神文明奖!这件事也启示我“国标麻将的品牌”能吸引赵总,吸引众多麻将爱好者,也能给一个癌症病人快乐和力量!

   公开赛后几个月,李桂祥病逝,我去参加了追悼会,五一网送去花圈,他家属说公开赛那一段是李桂祥最快乐的时光!

                       李桂祥(中)在比赛中

                    (李桂祥获得风格奖)  

 新接班的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以第一届多伦多麻将公开赛产生的国标麻将精英领衔,至今已经搞了六届公开赛,随着麻将网络化的发展,多种不同名堂的线上、线下比赛层出不穷,短短五年(2014—2019)间,加拿大的部分选手参加了韩国首尔、中国西安、法国举办的4、5、6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取得很大进步,成绩不凡!

  从第三届“公开赛”后,我已年过八旬,主动退出了协会领导班子。我经历了“国标麻将”这个品牌产生的过程,受到教育感到荣幸,这个品牌能走多长多久,只有在与麻将的各种品牌竞争中决定!加拿大国标麻将的新生代,人才济济,文化素质高,是从麻将文化中,在国外杀出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每位在我心中都有一段故事!祝国标麻将在今后他“她”们生活中开花永驻!

  他们这个集体在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的网站有详尽介绍,大家在视频中一揽他们(她们)的飒爽英姿吧!(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网站)

迎春赛落幕,Bing再度夺冠

由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举办的2021迎春赛(网上)于2月28日晚结束,36名国标麻将选手,经过一个多月26局的角逐,终于决出了高下。Bing, Ricky, 和Jqiu分获前三名,将获得奖金,前十二名的选手将获得协会颁发的奖状。

本次比赛得到了以下单位及个人的友情赞助及大力支持,特此深表感谢:

加拿大轻松传媒集团, Roy Shao, Jeffery Wu, Andy Shan, Boming Bai, Steve Xu, 龚爱华/彭德辉, Jason Huang, David Liu, 顾振森/章亿香, 邓文凤

老冰雪“跑偏”记: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前前后后

王应辅 冰雪运动那些事

编者按老领导戏称其一生为“冰麻泳”,即冰球、麻将、游泳。不过,按时间先后,麻将是其退休之后。
犹记得十多年前他曾送我麻将竞赛规则,但我全然无感,原因无他,太复杂了,那么多种番牌!我只知道北京打法的门清、七小对、一条龙、清一色,捉五魁,依稀还记得哈尔滨打法的卡胡,长春打法的真鸡真蛋、火箭弹,四川打法的血战。一起工作时没见老领导打过牌,他致力于推广竞技麻将时,我也从未见过他组织活动时的风采,直到他发来系列文章,才得以了解他退休以后在麻将国际化过程中的贡献。
与冰球、游泳相比,麻将离“正统”的竞技体育尚远,所以,未经老领导同意,我就斗胆将他这一系列文章统称为老冰雪“跑偏”记。以其一向开朗、乐观的个性,应不会对此有所怪罪吧。
当然,无论是编译《麻将竞赛规则》,还是在国际上推广麻将文化,老领导和他的同道好友们,可是严谨、认真、无私奉献的,这令我阅罢油然而生敬意!老领导曾任世界麻将组织技术委员会主任,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竞委会主任。受老领导所托整理其资料,深感荣幸,但因对竞技麻将全然不解,编辑之后未免错漏,敬请原谅则个

我是老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多年,从小熟悉麻将。1996年我从国家体育总局退休后,打麻将就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项内容。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出版了《中国麻将竞赛规则试行本》(以下简称《国标》),这使我从“休闲”向“竞技”方向转变。

2003年,在于光远先生倡导下,一批著名学人开始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在博鳌举办了首届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我被他们的观点和理念所折服,继而又系统地学习了于光远先生的休闲及麻将方面的论著,这都激发了我的兴趣。从2004年起,我参加了中华麻将公开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从此结识了中国竞技麻将的开拓者、国内外麻将界的学者、专家、资深牌手,这开启了我退休后生活的一片新天地。

编译规则的背景

中华麻将论坛及公开赛组委会在博鳌、香港、北京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活动,得到国内外麻将组织和爱好者的热烈支持及响应,使他们对褒贬不一的中国“麻将”及其历史传统、发展前景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加深了对倡导“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理解。

2005年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期间,我参加了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大会。这次大会做出三项决定,一是一致推举于光远先生担任世界麻将组织主席,二是强烈呼吁编译一部国际通用的《麻将竞赛规则》,三是2007年在中国举办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

显然,编译《麻将竞赛规则》成为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

《国标》是中国官方首次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对表现形式多样的中国传统麻将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总结,以期正确引导、科学管理麻将活动。《国标》在国内外麻将界引起很大反响,开辟了竞技麻将的先河。它集麻将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严密的竞赛体系于一身。前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采用了《国标》,其竞赛实践为编译《麻将竞赛规则》奠定了基础。

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基本思路和要点

我们一致认为,继承保护《国标》竞赛体系是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根本。要继承保护就要反复研讨,不断学习并充分理解《国标》的五个特点:一、全。《国标》全面吸取了中国麻将番种的传统,筛选了存在于中国多元化麻将中的几百个番种中的81个,具有权威性;二、细。出于规范需求,针对麻将特点,《国标》对番种的分类按系列进行量化评价,细致合理、科学严谨;三、难。《国标》引导选手挑战难度,发挥水平,攀登高峰,减少机遇性,提高技术含量;四、活。在和牌组合中,存在着番种之间的关联、制约、依存的复杂辩证关系,这使竞技麻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极具魅力;五、严。以番种界定为依据,和牌条件为前提,准确计算,避免遗漏,防止复加,符合逻辑,保证计算体系的科学合理,严格规范比赛场上的执裁,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要继承保护就要在健康、科学、友好的共识下,改写《国标》规则中有关中国特色的前言、宗旨,后记的语言理念,统一国际竞赛中的行为规范和常规用语等。

要继承保护就要保持稳定,审慎地对《国标》规则逐章、逐条、逐款、逐句、逐字反复推敲,重大改动层层审定。

例如,改“大四喜”番种的名称,回归“四凤会”的历史称谓,经反复研究,最后由于光远先生审定。

又如对“明杠”“暗杠”分值的表述与改动,我们根据《国标》的定义及分值设定,反复例举论证,按类比较,并与国际麻将组织专家共同交流,历时数月才最后定稿。

要继承保护就要统一规范,理顺关系,为《麻将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国标》的应用已有10年,存在一些改进意见与建议是正常的。我们对歧义、争论、建议做了认真研究。如:根据番种定义,进一步分清“不求人”与“门前清”的界限,明确了相应的分值。

完整的竞赛体系应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不应有任何重复、交叉或逻辑上的混乱。鉴于麻将和牌的多样,牌例千万种,十分复杂,相关定义更要严谨,举例更需典型,所以我们将定义与计分举例(除新改变的几个番种定义中有注解外)严格区分开,计分举例均放入附件,《国标》原有 95例也增加到105例,这样更有利于后续随实践而发展。

赛制及评定胜负的计分标准是国际规则的核心要素。为了统一,我们选定国际上比较流行的“4、2、1、0”局分制,同时明确不同等级比赛的局数要求。根据竞赛实践经验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的自动化进展,我们将比赛时间缩短为每局150分钟。

要继承保护就要依据《麻将竞赛规则》中文版,认真做好英文版的翻译工作。中国推出《国标》后,日本人首先将《国标》的部分内容译成英文,并于2002年用此规则在东京举办了世界麻将锦标赛。此举推动了麻将从休闲向竞技发展,引起世界各国麻将组织及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日本人是请了中国的教授翻译了《国标》,删减了一些重要章节,如比赛成绩的计算,内容不完整。2005年中华麻将公开赛组委会又请了中国翻译公司翻译《国标》竞赛手册,但两次由中国人翻译的英文版都未能使广大欧美麻将爱好者满意,他们感到已习惯的麻将用语被改变,感到“困惑”、“读不懂”。为此,我们请欧美麻将界专家,依据中文版的原意,共同翻译英文版本,统一英语称谓,与中文版的编写工作同时起步。

我们建立了频繁的热线联系,特别是对《国标》第29、30页有关成绩统计的程序、原则等问题,进行反复例举解释,相互交换意见,对番种定义的误解与歧义反复沟通,努力达成一致取得共识。

英文版的翻译过程也是对“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实践过程,这使我们结识和团结了许多热心传播麻将文化的外国挚友。

要继承保护就要培养一支精通规则、掌握规则,在麻将竞赛过程中公开、公平、公正执法的裁判队伍。麻将比赛独具特色,采用每桌四人制,以桌为竞赛小组。竞赛成绩采取自报、公认、裁判审定,选手参与并确认的办法,这与其它体育项目只由裁判判定成绩不同,因此,裁判员对规则必须烂熟于心,必须是有实战经验的高手才能担任裁判工作。

休闲娱乐游戏的麻将,胜负计分常以四人相约为主,随意性大,但竞技麻将不同,必须严谨、公平、公开、公正。因此,建立系统的裁判员培训制度,让他们经过考试取得资质,持证上岗组织比赛,这对竞技麻将尤为重要。

从2006年至2007年,我们举办了5期麻将竞赛裁判培训班。经过讲课、实习、研讨、考试,培养了很多中外不同等级的国际裁判。在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中,裁判员全部持证上岗。日本、丹麦、法国的国际裁判还担任了仲裁及副裁判长等职位,他们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实践基础上,《麻将竞赛规则》的编译工作,从2005年底起步,到2006年8月定稿,9月中英文版本同时发行。这对在世界范围内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推动竞技麻将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载入史册。

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   

《麻将竞赛规则》颁布后,在第4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中日智力体育交流赛、第2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丹麦)中实施。规则清晰明了,比赛顺利成功,各方反映良好。欧洲麻将协会称:“《麻将竞赛规则》作为新的比赛准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选手,它将麻将运动变为一个长期活跃的世界性运动”。

在此基础上,为不辜负世界麻将爱好者的共同期盼,我们精心策划了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的规程,努力将其办成一届史无前例、令人难忘的经典大赛。

根据麻将竞赛的发展实际,我们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同时确定各区域可选派36名选手参加世界锦标赛,总数为144名。基于本区域选手不相遇的原则(同队也不会相遇),每盘、每局的比赛均为四大区选手交叉对弈。每位选手的参赛卡都是一张麻将牌,4人一队为4张相同麻将牌。总共144张参赛卡,恰为一付标准的麻将牌,借此展示了“牌中有我,我在牌中,以牌会友,寻觅无穷”的麻将魅力。赛会的秩序册、成绩册、参赛卡都是永存的纪念物。

充分挖掘麻将文化的底蕴,“打麻将牌,唱文化戏”,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基本思路。奖项的设定要体现麻将是高级、高雅、高品位的智力竞赛项目,就不能像一般体育项目那样以个人、团体冠军论英雄。奖项的设定即应引导选手充分发挥随机应变、勇于挑战、攀登高峰、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也要体现选手的聪明才智和技战术水平。

在我们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有终身难忘的88番纪念奖,有单盘、单局最高分奖,有体现以品为上的团体风格奖,有体现高水平团体及个人的名次奖,还有本届世锦赛个人、团体冠亚季军奖。受奖人数占参赛人数的39%。我们希望所有选手都能享受到麻将文化的魅力,都能体验麻将这一智力游戏的乐趣。

我们也把首届世锦赛中产生的精彩牌例、赛中轶事、选手故事、技术统计等收集起来作为后续研究的素材,以便揭示麻将运动中的智力因素,推动竞技麻将的发展。首届世界锦标赛所采用的《麻将竞赛规则》,已成为展示“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基础和起点,它也必将随着竞赛实践的丰富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