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x-generic header.php ( PHP script, ASCII text ) 文化 – 加拿大国标麻将协会

中华麻将的传播 — 王应辅

——编译《麻将竞赛规则》出版前后背景

从古至今,中国麻将游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特别在改革开放后,麻将活动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及城乡社会各阶层,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多元化的中国麻将活动异化趋势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利用人们对麻将的兴趣,把麻将作为赌博的工具,赌博成风,社会对麻将视为赌博的代名词,媒体对麻将多以“沉沦、痴迷、失态、贿赂”的形象来表现。9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健康智力麻将竞赛活动,但这一活动就象大海中的一叶绿舟,刚刚兴起,就被主管部门采取了“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撂到一边。中国的麻将状况令人堪忧。

倡导

2003年,以于光远为首的一批著名学人,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他们说:“把麻将赌博现象归罪于麻将,显然是人在逃避责任,是我们的智慧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创造性远远不够”(于光远: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麻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容易参与……,当前这种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不是办法。”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高手竞技,大众娱乐,远离赌钱,杜绝贿赂”(龚育之: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体育工作者有责任规范麻将运动的规则与比赛,……特别帮助外国选手能正确理解我们的规则,这方面很急需,弘扬麻将文化,输出中国游戏智慧,我们责无旁贷”(李梦华:原国家体委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麻将文化有三个特点,即高级、高尚、高雅的智力游戏,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种融洽大方的休闲活动。……麻将是中国文化的亮点之一,是中国智慧的表达,……要输出我们的文化,而且麻将在国外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徐才: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胡冀燕说:“建议政府既抓麻将的竞技比赛,又抓大众的普及,可以在社区、大学、中学开设相关体育项目,组织麻将竞技队伍,将其纳入正规的体育赛事”(胡冀燕:于光远先生秘书)。共同对麻将作出了评价,向社会发出呼声。

实践

2003年,在海南博鳌举办了首届中华麻将论坛暨公开赛,而后至2006年,在香港、北京、天津分别举行了第二、三、四届。以于光远为首的著名学人,身体力行,与国内外麻将界的组织、专家、爱好者共同实践,探讨麻将的内涵、竞技麻将的发展与传播。

选择健康的智力麻将竞赛活动,必须选择举办竞赛的规则,我们顺势而就,选择了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审定颁发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以下简称《国标》)(注1《国标》规则  )为起始点,原因是:

1、 这是多元化的中国麻将活动从休闲娱乐转向麻将智力竞赛的先河;

2、 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国标》麻将选手;

3、 2002年日本人在东京借用《国标》规则,举办了首届世界麻将比赛(他们称之为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国标》麻将在国内外麻将界已有一定影响。

再认识

连续举办的四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得到国内外麻将组织及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比赛的顺利圆满,使我们深化了对倡导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理解,对《国标》规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2003到2006仅仅四年,中华麻将在世界迅速传播:

日本是麻将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有2000万人喜欢打麻将,麻将馆有15000个,近年麻将被推广为一种健康的体育运动,日本首先支持中国的《国标》赛事,拥护中国带头成立世界麻将组织,举办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

欧洲,随着《中华麻将公开赛》的倡导与宣传,各国麻将组织发展迅速,赛事频繁,2004年在香港第二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法国人斯帝芬先生一人参赛,4年中他成立法国麻将协会,发展会员100多人,推广至全国的赛事不断,

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他担任副总裁判长成为中华麻将的积极传播者,非常典型。欧洲麻将运动发展活跃,一些参加《中华麻将公开赛》的选手正把麻将中的运算和概率等问题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参赛的技术突飞猛进!融入麻将文化的点点滴滴也很生动!(注2-5参赛选手的头饰、服饰、文化进入麻将牌 )

美国仅纽约地区就有40万人经常打麻将;

中国以天津、山东、新疆、内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为代表的《国标》赛事频繁,涌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国标》选手,尤以北大、清华博士、硕士组成的《北京东方队》引人注目,,他们在第一、二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及欧洲麻将锦标赛上,多次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他们打麻将是“真正的玩深沉(博大精深,沉寂冥思)玩深邃(深刻精到,邃密严谨)玩创造。”(注6《休闲、游戏、麻将》P160页  )

面对生动的事实,我们不禁要认真思考,认识《国标》竞赛体系的魅力——

1、 全:它全面吸取了中国麻将番种的民族文化传统,举全国之力(编写规则时,集中了全国各地麻将界的专家、爱好者),全面筛选了存在于中国多元化麻将中的几百个番种的81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2、 细:根据规范的麻将牌(144张)特点,对番种分类按系列量化评价,细致合理,科学严谨;

3、 难:规则的规定,使比赛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选手充分发挥才智,寻觅取胜的乐趣;

4、 活:在和牌组合中,存在着番种间相互关联、制约、依存的复杂关系,使麻将竞赛涵盖着深邃的哲理,极具魅力;

5、 严:以番种定义为依据,和牌条件为前提,严格准确计算,无遗漏,防复加,符合逻辑,保证计算体系的科学合理,严格比赛桌上的规则执行,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源于中国麻将活动发展而形成的这套竞赛核心体系,是中国智慧的表达,是文化的亮点,我们应该认真地保护发展它!

编译

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上,召开了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大会。十二个国家的麻将组织一致同意,选举于光远为主席,同时强烈呼吁,制定一个统一的麻将竞赛规则,以适应迅猛发展的世界麻将赛事,迎接即将在中国成都举办的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为此,编译《麻将竞赛规则》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致认为:继承保护好《国标》竞赛核心体系,是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基点,概括地讲,核心体系即:八番起“和”、81个番种、9类番种系列、12个番种计分等级、5种计分原则、8种“和”牌牌型、2种“和”牌方式、5个行牌语言规范。在竞赛核心体系的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准确、严谨、简练易懂、有利翻译;站在世界麻将组织立场,站在国际高度,有利传播中华麻将文化的角度,引导更多的外国朋友打中华麻将!我们做了下面几项实际工作:

1、 我们十分审慎地对《国标》规则逐章、逐条、逐款、逐句、逐字反复推敲,文字上修改得精练、准确。

2、 计分的5项原则,是外国朋友困惑的焦点,这一款原则又恰恰是中华麻将的魅力和奥妙所在,番种的组合确实存在着辩证复杂的逻辑关系,不是用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们采取用牌例说明基本原则(注7:以牌例说明5项计分原则 ),与外国朋友多次交流,取得一致意见。

3、 多元化的中华麻将传至外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基本术语、番种名称翻译的千奇百怪,外国朋友对其颇感困惑,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在确认定义的前提下,放手请外国麻将界朋友组织起来,确认他们的习惯用语(注8:互相交流英文习惯用语 ),反复交流后定稿。英文版的翻译过程也是“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铭言(注9:《麻将竞赛规则》于光远题词  )的实践过程,其间,我们结识和团结了许多热心传播中华麻将文化的外国挚友。

4、 麻将的比赛独具特色,采用每桌四人制,以桌为竞赛小组,竞赛成绩采取自报、公认、裁判审定的办法,选手参与成绩确认的过程,与其它体育项目成绩由裁判判定不同。裁判对规则必须熟烂与心,必须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手。麻将长期处于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游戏阶段,胜负计分常以四人相约为束,随意性大,因此建立系统的裁判员培训制度,经考试取得资质,持证上岗组织比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2006-2007年间,共举办5期麻将竞赛裁判培训班,经过讲课、实习、研讨,共培养中外不同等级国际裁判员47名,其中,外籍国际裁判员38名。在首届世界锦标赛中,裁判员全部持证上岗。日本、丹麦、法国的国际裁判还担任了仲裁及副裁判长职位,对组织世界大赛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将竞赛规则》于2006年9月,中英文版同时发行(注10 ),此后,世界的诸多麻将大赛(世锦赛、洲际赛)多采用此版本,对中华麻将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6年11月,在迎接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前夕,于光远、马惠娣合著的“休闲、游戏、麻将”一书出版(注11  ),该书从现代休闲学理论高度,全面分析介绍了源于中国麻将文化的历史、评价及发展前景,进一步奠定了研究麻将文化的理论基础。

《麻将竞赛规则》颁布后,在第四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中日智力体育交流赛、第二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丹麦)实施,规则清晰严明,比赛顺利成功,反映良好。欧洲麻将协会称:“《麻将竞赛规则》作为新的比赛准则,吸引越来越多的选手,它将麻将运动变为一个长期活跃的世界性运动”,“世界人们将为这次作为麻将史上的里程碑一样的世界锦标赛而激动”。

一次难忘的经典大赛

2007年11月。中华麻将组委会在中国四川成都举办了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144名选手参加了盛会,为不辜负世界麻将爱好者的共同期盼,我们精心策划了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的规程,努力办好一届史无前例的经典大赛。

(一) 根据目前世界麻将竞赛的发展实际情况,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欧洲、日本、中国、美洲),各区域选派36名选手参赛,共144名选手,以本区域选手不相遇为原则(同队也不会相遇),每局比赛均为四大区选手交流对弈,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编排,每

位选手的参赛卡都是一张麻将牌,一队为4张相同的麻将牌,集合144张参赛卡,恰为一副麻将牌,展示了“牌中有我,我在牌中,以牌会友,寻觅无穷”的麻将魅力。赛会的秩序册、成绩册、参赛卡都是永存的纪念物,将144张“麻将牌”(中国发表的麻将牌定型标准)锁定在史册。

(二) 充分挖掘麻将文化的底蕴,打麻将唱文化戏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基本思路。多方位的奖项体现了麻将是高级、高雅、高品位的智力竞赛项目,一改体育项目以个人、团体冠军论英雄,奖项引导选手充分发挥随机应变、挑战难度、攀登高峰、团队精神、技战术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奖项引导选手在多方位体现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在我们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有终身难忘的88番纪念奖、单盘、局最高比赛分的纪念奖、体现以品为上的团体风格奖、体现高水平的团体及个人名次奖、本届世锦赛个人、团体冠、亚、季军奖,受奖人数占参赛人数39%,我们期望所有选手都能感受到麻将文化的魅力,尝到麻将智力游戏的乐趣。首届世锦赛中产生的精彩牌例、赛中轶事、选手故事、技术统计等成为寻觅麻将智力的深邃,推动麻将运动发展的宝贵资料。《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实践《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基础和起点,随着竞赛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结束语

《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我们有责任管理、保护、引导好中华文化瑰宝—麻将的发展,与国内外关心、爱护麻将发展的朋友共同努力做好实际工作,迎接麻将《申遗》《申奥》长远目标的实现!

                      2012年10月

对麻将文化的认知 — 王应辅

—给世界麻将组织领导的一封信—

   第五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暨麻将高峰论坛即将举办,中国改革开放后倡导的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已有十几个年头。以于光远、李梦华、龚育之等一批名人学者,将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亲自推动实践,举办论坛,开展中华麻将公开赛、继而成立世界麻将组织,向世界介绍、倡导中华文化的瑰宝麻将智力竞赛活动。从2007年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在中国成都举办至今已整整十年,以中、英、日等多种文字翻译的“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广大中国和世界麻将运动爱好者的珍品,已经开花结果!我从2004年第二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在香港举办起至今,投入了麻将文化的实践、工作、传播全过程,有幸参加第五届世界麻将竞赛和文化论坛,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最想建议的一件事,就是坚守文化自信,向世界申请麻将文化遗产为中国所有!

办好这件大事需要解决好几个重要问题

一  认识的统一

1 1998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领导下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试行版)开辟了休闲麻将向健康的竞技麻将改革的先河,国家体育总局集中全国各地区多元化麻将界专家学者,经过对中国麻将的认真研究讨论,梳理、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数月几易其稿,产生的这套完整系统的麻将竞赛规则,在麻将发展历史上是开创性的,可惜在当时的中国领导层提出“不反对、不提倡”的指令,全国体委立即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以于光远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人发起,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活动。通过国内、国外组织比赛的实践,成立了世界麻将组织,并在2006年以世界麻将组织的名义编辑出版了“麻将竞赛规则”(中、英文版),把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推向世界。这两件事,两个麻将规则的版本,对“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功不可没!我忠实记录了六条“继承保护”的两者关系和工作实践(请见附件1)。后来在重庆举办的第三届世界麻将锦标赛论坛我以“中华麻将的传播”为题,事隔六年进一步说明两个版本的一致性(请见附件2)两个版本涉及两批为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受到众多中、外国标麻将爱好者的拥护和爱戴!本来这两个版本应该统一:都是《麻将竞赛规则》,国际、国内称谓一致,中、外两种文版必然有所不同,但规则的体系、内容是一致的,有小的歧义完全可以通过协商、论证解决。然而至今两个版本仍为两个派系,各自为战,热爱国标麻将的中外爱好者,普遍期待这项申遗主要内容应该统一起来!

2 两个版本共同标定的144张麻将牌(色彩、图案、大小、材质等等)是申遗的主要物质依据,它含盖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如有小的差异也应该统一(06版改动了一条的图案)。

申遗认定144张麻将牌的意义重大,它含盖了多元化中华麻将,休闲麻将、各种流派、各种打法的全部!

我们特别应该认识到:中华麻将博大精深,麻将文化渊远流长,在国内、国外不同时期传播广泛。现存于中国和世界的各种流派、打法(甚至包括有赌博麻将行为的流派)都是源于中国麻将文化的影响和延伸发展!但我们申遗的主导方向是健康、科学、友好,智力竞赛的麻将文化大方向!

二 什么是我们申遗的历史依据?

理论、著作、遗物、发源地、热爱麻将的群体等等。关于麻将文化历史发展的研究论述很多,目前尚缺少考古验证,本人没有博览群书,对中国麻将文化的发展历史、麻将活动的演变史实没有更多发言权。但对申报理论著作,我建议应把麻将文化推向开发世界人类智力宝库的麻将竞赛体系的两个竞赛规则全部文本(含前言、说明、介绍);于光远、马惠娣的《休闲、游戏、麻将》一书;李梦华、龚育之等一批著名学者对麻将文化发展前景的论述以及对麻将长期进行研究,对休闲麻将走向健康竞技麻将做出重要贡献的盛琦先生的著作《麻将运动—文化价值与竞赛规则》等一起上报。

对麻将发源地、典型麻将文化群体(包括国外的麻将群体)、历史遗物等等均需在申遗组织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三  麻将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元化

长期存在是必然现象,以休闲方式较长时期存在社会各阶层,以它诱人的魅力、运气和技术并存的特点,被人们利用为赌博的工具,在中国广大地区和阶层确实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在人为,麻将无过,我们正是要揭开这人为的面纱,挖掘深藏麻将竞技的高雅深邃,开发人类智力的巨大潜力!

麻将文化的魅力将在比较、实践、发展中显现出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世界智力运动发展中,麻将已被纳入其中,这是近10年来世界广大国标麻将爱好者积极推进的结果,我认为是好事,会进一步促进“国标智力竞技麻将竞赛”的发展。

最近传来全球智力运动创新论坛的消息,要把麻将纳入“全球智力运动指数”,这当然是国人高兴的事,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国标智力竟技麻将规则》早就有统一的规则,严密的竞赛广泛性,“去偶然性”和“去赌性”也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如今提出在网络的竞赛中推出同等牌力(我理解即像桥牌那样的复式竞赛),这就需要大数据和一个强大的牌库,世界各国各协会需要粼选出优秀选手以同等数量参赛,才能公平做出指数,衡量各国的智力水平,这样就有个问题:什么人能代表国家的麻将水平参加世界智力竟赛?采用什么规则选出 代表国家麻将运动水平的运动员?

显然已经拥有广大国标麻将选手,熟悉国标麻将规则,具有“东” “品”“静”特色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我们申遗的主要依据)当为首选!

我们必然要联想今后麻将运动是否让所有国标麻将爱好者都进入大数据和强大的牌库,在网络竞赛中才能打出反映高智商的麻将,那么现实没有这种条件的国标选手可能将拒之门外,只是少数具备世界智力运动的高手(也许像围棋、桥牌、国际象棋那样成为职业运动员)。

这只是我个人一些见解请参考!

希望能在这届麻将高端论坛中我们国家和世界国标麻将的各流派能相聚一堂,共同讨论麻将世界申遗的大事!

 

2017年 8月

麻将牌数

一副完整的麻将牌共152张。包括字牌、花牌、序数牌、百搭牌。流行的是精简版麻将,不含百搭和大白板,共144张。

字牌(合计28张)
1、风牌:东、南、西、北,各4张,共16张。
2、箭牌:中、发、白,各4张,共12张。
附:百搭麻将另外有大白板4张

花牌(合计8张)
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各一张,共8张。

序数牌(合计108张)
1、万子牌:从一万至九万,各4张,共36张。
2、筒子牌:从一筒至九筒,各4张,共36张。
3、束子牌:从一束至九束,各4张,共36张。

百搭牌(合计8张)
财神、猫、老鼠、聚宝盆各一张,百搭牌4张,共8张。

“麻将”解释

麻将(Má jiàng,英:Mahjong, Mah-jong或Mah-jongg)一种汉族发明的益智游戏(haobc),牌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在古代,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来自:百度百科

广东麻将

一、庄家:游戏开始时本游戏先随机安排调整座位,然后由东风位方向选择庄家。庄家的作用是,在第一轮可以摸14张牌,而其他三家摸13张牌。

二、出牌:庄家14张牌开打,每次打一张,其他三家按照逆时针顺序开打,每次打之前如果不出现吃,碰,杠,抢杠,胡,则系统会自动摸牌,摸牌后如果不完成杠牌动作,则也必须打出自己手中的一张牌。

三、胡牌:主要使自己手中的牌或者吃,碰,扛的牌最终形成牌形为:三,三,三,三,二的形状。(注明:三如果为杠子,则可以出现四个牌)

四、顺子:万子,条子,同子三种牌形中,由相邻数子的三张牌组成。例如:一万两万三万,组成一个顺子。

五、刻子:任意牌形(除了花以外),由相同的三张牌组成。例如:三个一万,三个东风等等。

六、杠子:任意牌形(除了花以外),由相同的四张牌组成。例如:四个一万,四个东风等等。

七、吃:当上家打出的牌,自己手中的牌可以与之组合成顺子,可以选择吃牌。吃完牌后手中两张牌和上家的一张牌相对应,摆在自己的面前。然后将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一张。

八、碰:当其他三位玩家所打出牌与自己手中的两张牌对应,组合成刻子,可以选择碰牌。碰完牌后手中两张牌和那一张牌相对应,摆自己面前。然后将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一张。

九、杠:杠的方式有三种。

1、当其他用户打出的牌,自己手中有三张与之对应,组合成杠子,可以选择杠牌。杠完牌后,可以继续摸一张牌(麻将摸牌顺序中的最后一张),如果没能自摸,则再选择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一张。这种杠的方式为明杠。

2、当自己已经碰过其他玩家,而自己又摸到了那张牌,则可以选择杠牌。杠完后,可以继续摸一张牌(麻将摸牌顺序中的最后一张),如果没能自摸,则再选择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一张。这种杠的方式为明杠。

3、当自己手中有三张一样的牌,已经组成刻子,如果再摸到一张相同的牌,可以选择杠牌。杠完后,可以继续摸一张牌(麻将摸牌顺序中的最后一张),如果没能自摸,则再选择自己手中的牌打出一张。这种杠的方式为暗杠。

特殊规则

一、不能胡牌的情况

若玩家A为叫胡的状态下,如下家B打出一张玩家A可以胡的牌而玩家A却放弃不胡,那若对家C或上家D打出相同的一张牌时,玩家A是不能胡那一张的。除非玩家A有进行动牌的情况,动牌的意思在于碰、上、杠、模牌的。当有动牌后,那不能胡那一张的规则便解除。

二、包自摸规则

十二张落地包自模 — 若玩家A打出一张牌让其中一名玩家做成十二张落地(即已碰/上/杠出的牌共有12张牌)而做成该玩家为单吊一张叫胡的情况时,该名打出者A必须承担包自模的责任,即若该名玩家在12张落地的情况时自模胡牌.该打出让玩家成立12张落地的玩家A便需要为其余两家代付该笔自模的金币.例二:玩家A放一张让玩家B 12张/例牌达成,及后玩家A再放一张让玩家C或D 12张/例牌达成,此时只有玩家A需要承担包玩家B自模的责任.C和D 则不在此条例张制。

胡牌和记分

一、番的定义

广东麻将的特色就在“番”,番是2倍的意思

注意,广东麻将有无番起和规则,无番在规则上看起来是没分的,所以我们应把无番设置为一个基数点,1番即在此基数点上*2,2番即在1番的基础上*2,如此类推。

二、爆和(封顶)的定义

广东麻将的另一特色,爆和(封顶),意思即为多少番为顶,不再叠加番数进行计算,特殊牌除外,比如十三幺,可突破爆和限制,冲上爆和+1、+2、+3番等等,这些特殊牌型不再叠加其他番种。

广东麻将的精髓是在鼓励大家做大糊,别去鸡糊(鸡糊,即无番和)

三、番的牌型规则设定

爆和为5番。

开设3种规则服务器:3番起和、1番起和、无番起和

一、爆和(封顶)以内的牌型番种

二、爆和以外的牌型(特殊牌型)

附加情况

一、自摸

在爆和以内自+1番,三家付;爆和以外不加番,三家付。

二、风牌刻

分风圈和分位。

风牌刻 如果与本人座位的风向相同,+1番;如果与本圈风向相同,+1番

三元牌 +1番 拿到任何一副中、发、白的刻子。

三、三元牌

红中、白板、发财;任意一刻子为1番,两个刻子为两番,三个刻子不是3番牌哦,是大三元牌。

四、门前清

爆和内+1番;不碰不上。

五、天和

只有庄家独有的权利,庄家起牌后即成和牌牌型;当十三幺计算,9番,三家付。

六、人和

起牌后,庄家打出的第一张牌,闲家吃和;当十三幺计算,9番,庄家付。

七、地和

起牌后,第一圈里闲家自摸的第一张牌和牌。当十三幺计算,9番。
注:第一圈里如有人吃、碰牌,有人摸第一张牌,已不生效,不成地和。

八、海底捞月

最后一张牌自摸。爆和内+1番,当自摸,三家付;爆和外当自摸,三家付。

九、杠开

+自摸,+1番,(爆和及以上不加番);包牌情况:由打出杠牌的人包付三家帐。

十、抢杠

同杠开,当自摸,不加+1番;包牌情况:由杠牌人付。

香港麻将

十三番(满贯)、七番、五番、四番、三番、二番、一番

香港十三张麻将为三番起胡,未满三番即使牌型符合规定仍无法糊牌(胡牌键将不会亮),多组牌型可合并计算,但最多十三番

有人胡牌时,先计算其牌型番数,六番以下分数番倍,六番以上的部分则番1.5倍。连庄不加分,若为自摸则得分乘1.5倍,再除以三家,庄家与其它家相同。总共分数显示于计分版上,并自动加减各家分数。

花牌计算只计自己的花,例如坐东位的只计春花及梅花。另持有一台花(春夏秋冬或梅兰竹菊)或是七支花、八支花都有特殊算番。无花也算一番。而花牌番都可计在糊牌番之内,与国际规不同。

计分例 (每番乘倍数以后再乘10分)


2倍 分数 番
1.5倍 分数
三番 8 80 七番 96 960
四番 16 160 八番 144 1440
五番 32 320 九番 216 2160
六番 64 640 十番 324 3240
十一番 486 4860
十二番 729 7290
十三番 1094 10940

十 三 番(满贯)

1.大四喜 由四副风刻(杠)组成的糊牌。

2.大三元 糊牌中,有中发白三副刻子。

3.绿一色
(清一色) 由3456条及发字中的任何牌组成的顺子、刻子、将的糊牌。不计混一色。如无「发」字组成的糊牌,可计清一色。

4.九莲宝灯
(九子连还) 由一种花色序数牌按1112345678999组成的特定排型,见同花色任何一张序数牌极为糊牌。不计清一色。

5.四杠(十八罗汉) 四个杠。

6.十三么 由三种序数牌的一、九牌、七种字牌及其中一对作将组成的糊牌。

7.清么九
(纯么九) 由序数牌一、九刻子组合成的糊牌。

8.小四喜 糊牌有风牌的三副刻子及将牌。

9.字一色 由字牌的刻子(杠)、将组成的糊牌。

10.四暗刻 四个暗刻(杠)。

七 番

11.清一色 由一种花色的序数牌组成的糊牌。不计无字。

五 番

12.十三不搭
(七星不靠) 必须有七的单张的东西南北中发白,加上三种花色,数字按147、258、369中的七张序数牌组成的没有将牌的糊牌。

四 番

13.七对子 由七个对子组成的糊牌。不计不求人、单钓。

三 番

14.对对糊 由四副刻子(或杠)、将牌组成的糊牌。

15.混一色 由一种花色序数牌和字牌组成的糊牌。

16.小三元 糊牌有箭牌的两副刻子和将牌。

17.混么九 由字牌和序数牌一、九的刻子、将牌组成的糊牌。不计对对糊。

二 番

18.清龙
(一气贯通) 糊牌时,有一种花色1~9相连接的序数牌。

19.三杠 三个杠。

20.全带么 糊牌,每副牌、将牌都有么牌。

21.三同刻 三个序数相同的刻子(杠)。

22.三暗刻 三个暗刻。

23.一台花 持有一台花,即春夏秋冬,或梅兰竹菊

一 番

24.一般高(姊姊花) 由一种花色两副相同的顺子组成的牌。

25.三色三同顺 糊牌时有三种花色三副序数同的顺子。

26.海底捞月 和打出的最后一张牌。

27.杠上开花 杠抓进的牌成糊牌(不包括补花)。不计自摸。

28.抢杠和 和别人开明杠的牌。不计和绝张。

29.么九刻 三张相同的一、九序数牌和字牌组成的刻子(或杠)。

30.全求人 全靠吃牌、碰牌、单钓别人打出的牌糊牌。不计单钓。

31.三元牌 由中、发、白三张相同的牌组成的刻子。

32.圈风刻 与圈风相同的风刻。

33.门风刻 与本门风相同的风刻。

34.门前清 没有吃、碰、明杠,和别人打出的牌。

35.平糊 由四副顺子和序数牌作将组成的糊牌。

36.断么 糊牌中没有一、九和字牌。

37.自摸 自己抓进牌成糊牌。

38.花牌 即春夏秋冬、梅兰竹菊,每花计一番。
花牌计算只计自己的花,例如坐东位的只计春花及梅花,也就是每个人至多两番。无花也算一番。而花牌番都可计在糊牌番之内,与国际规不同。

四川麻将

麻将牌只有筒、条、万三门;缺门可胡;点炮时点炮的一个人负责;胡牌时有杠加番。一杠为一番。最后四张必须能胡必须胡;黄庄要查听等。

◆麻将一副牌共108张,筒、条、万各36张,4人同时玩。

◆胡牌情况:必须缺一门才能胡牌;任何一对牌都可以做将。规定如下:

◆平胡,即缺一门,四坎牌加一对将。不算番。

◆一番

(1)对对胡,也称大对。即每坎牌都是三张一样的牌。

例:111万444万222筒999筒66筒

(2)抢杠胡,即在他人杠时抢牌胡

◆二番

(1)清一色,即全副牌是一种花色

例:123条567条234条888条99条

(2)幺九牌,即每坎牌都有一或九。

例:123条123万789条789万99万

(3)暗七对,即胡牌的时候是七对牌。

例:11万22万99万44筒66筒88筒99筒

◆三番:

(1)清大对,即一种花色的大对子。

例:111万444万222万999万66万

(2)龙七对,即暗七对的基础上,有一扛牌。

例:1111万22万33万44条77条99条

◆四番:

(1)天胡,即刚码好牌就自然成胡

(2)地胡,即刚打第一张牌就成胡

(3)清七对,即在七对的基础上,有两对牌是四张一样的。注意:此四张牌并不是杠的牌

◆另加分:

胡牌时,每有一扛加1番;杠上花加1番;抢杠加1番;

例:

平胡+一根(杠)=1番分

2222筒123万345万999筒66筒:

七对(2番)+2根(2番)=双龙七对(4番)

1111万2222万33筒44筒66筒

大对子(1番)+一杠(1番)=根大对(2番)

2222筒111万444万999筒66筒

清一色(2番)+一杠(1番)=3番

123条567条678条888条77条

清一色(2番)+二根(2番)=4番

124条567条789条888条77条

◆4、杠牌顺拿牌。

◆5、打牌规则:

(1)庄家十四张,先出牌

(2)本盘胡牌者为下一盘的庄家

(3)可碰、可杠、不能吃,碰、杠后的牌要亮出牌面.

(4)别人打牌,引杠,再杠上花,算引杠者点炮

(5)自摸牌,杠上花,另外三家输

(6)点炮者输点,与他人无关

(7)一炮点两家以上,点炮的输的,但点炮者为下一盘的庄家。

(8) 流局时要查有无听牌,没有听牌的人赔给有听者牌面最小大可得的钱数。(按照最小分数计算。如:A、B无听牌,C、D听牌,A赔C、D;B赔C、D。庄家为 上局的庄家。(9)最后四张牌,有能时必须胡牌。如果最后有人拿三门牌,一门都没缺。这就称为花猪,花猪得赔其他人3番。

(10)打牌时,在同一圈内,不能弃先胡后,但是加番可以胡。

主牌:

共一百零八张:筒、索、万,不带东、南、西、北风胡中、发、白。

基本规则:

1、庄家先摸牌。庄家确定:、以后谁胡牌谁做庄

2、起张庄家14张牌,闲家13张牌。

说明:

A、四川麻将中,海底牌可漫游。即第一个玩家不要,第二个玩家可要,依此类推。

B、如果甲玩家要了海底,而又不能胡牌;乙玩家没有要海底,而又可以胡牌,即为乙玩家胡牌。

C、杠上花:玩家有四张一样的牌,即可开杠(听牌的情况下)。杠牌的计数方法为:为顺杠,也就直接摸着走。

D、抢杠胡:A、玩家开杠的四张牌为自摸而来,不可抢杠:

E、甲玩家先碰,然后后又摸到相同的一张牌,开杠。而别的玩家可以胡同一张牌,即为抢杠胡。

F、甲玩家开杠,而杠的牌自己不能胡,别的玩家可胡,即为抢杠胡。

G、暗七对:手中有六对,而别的玩家又打出了胡单牌一样的牌,即可胡牌,为大胡。

特定规则:

通炮:即几个玩家可胡同一张牌,此牌即为通炮。也叫一炮多响。

麻将起源的几种传说

1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 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 —— 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 “ 血缘 ” 关系。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

  我国最早的博戏叫 “ 六博 ” ,有六支箸和 12 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 · 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 12 道,两头当中为水。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 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 “ 牵鱼 ” 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博戏中的棋子脱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 戏。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的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称为樗蒲。以掷点分胜负。相传这又为曹植所造的骰子当时用玉制成,后改用骨制。变五 木为两骰,立方体,其六面刻点,点数从一到六。所以当时又叫 “ 双六 ” 。

  博戏到了唐代,骰子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六个骰子。据《西墅记》所载,唐明皇与 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 “ 四 ” 才能转败为胜。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 “ 重四 ” 。骰子停定,正好重四。唐明皇大悦,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 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现在一些地区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为长 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骨牌有 21 种花色。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为 12 点,最小为二点。每色有两张或一张,共 32 张。

  唐代中期,与骰子格同时,又有种叫 “ 叶子戏 ” 的游戏出现。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唐《同冒公主传》说, “ 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 ” 这是最早的有关叶子戏的文字记载。此外还有几种说法:系叶子青所作;系妇人叶子所作;系唐贺州刺史与艺妓叶茂莲船上戏骰子格。这些说法似乎都牵强附会。其 实,当时所称的 “ 叶子戏 ” ,并非一种成形的游戏。只不过是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这可从欧阳修《归田录》中得到证明: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 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这种并非游戏,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 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2 、麻将本名应是「抹将」,抹的是水浒传的 108 个好汉。相传元末明初有个名叫万秉迢的人,非常推崇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欲将水浒传的故事让达官贵人也知水浒故事,进而爱民护民遂发明麻将,将水浒英雄 融入这个游戏中。麻将以 108 张为基数,分别隐喻 108 条好汉。如牌中九条喻为「九条龙」史进,二条喻为「双鞭」呼延灼,一饼喻为「黑旋风」李逵。 之所以分为万、饼、条三类,是取其本人姓名的谐音。每类从一到九各有四张牌,刚好 108 张。 108 条又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梁山,所以加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添四张牌计 20 张。这些好汉有富贵、贫穷各阶层,所以再加上「发」、「白」隐喻富有及穷白,加上八张牌,整副牌共计 136 张。后来又加上各种花牌,整副牌共计 144 张。

  另有一种民间趣话,打麻将用四方桌既是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也是指春夏秋冬四季,每人十三张牌,因为一季有十三个星期。四季合五十二周,共三百六十四天,加上赢了时的那一张,代表一年最后一天共三百六十五天,恰好一年。

3 、麻将起源于古粮仓。麻将牌起源江苏太仓,这是苏州杂文作家 谷新之 研究得出的结论。太仓在古时是皇家粮仓,仓内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运」。粮仓既设,雀患便生。守仓兵丁以捕雀取乐,仓官变鼓励为奖励 , 发给竹制筹牌记数酬劳。这筹牌上刻有字,可用来作游戏的工具。这牌子又是赏钱,有证券价值,于是便可以用来作输赢。这种游戏流传下来,演变定型,便成了麻 雀牌 , 即今天的麻将。其玩法,术语等都与捕捉麻雀有关。譬如筒、索、万。筒的图案是火枪的象形符号 ( 截面图 ) 。几筒表示几具火枪。索即束,是细束捆串起来的鸟雀 , 所以一索图案是鸟 , 二索像竹节,表示鸟雀的脚,官吏验收时以鸟足计数,兵丁将鸟雀集合成「束」。万,即赏钱。 另外,东、西、南、北为风向,土枪无力,发射时要考虑风向。中,即打中,故涂红色。白,即白板,打空枪之谓。发,即得赏发财。「碰」,即「砰」,枪声。成 牌之「胡」,实为「鹘」,属鹰的一种,有高强的捕鸟本领,有了鹘就不愁抓不到麻雀,故每局牌胜皆曰「鹘」。除此,麻将中的「吃」,「杠」等术语几乎都要与 捕捉麻雀联系起来。那么,麻雀牌又怎么叫作「麻将牌」呢 ? 原来太仓方言的「鸟雀」就叫作「麻将」,「打鸟」或者「打麻雀」统称「打麻将」,故麻雀牌也叫「麻将牌」。

4 、我国最早有关麻将的记载,是宋朝杨大年著的「麻将经」。其中的内容和现今的麻将差不多。麻将发展到了清朝,没有「一鸟」(一索),并且七个字是「公」、 「侯」、「将」、「相」、「文」、「武」、「百」,清廷怀疑这七字和反清复明有关,于是下令禁之。到了道光年间,秀才陈实门坐他哥的船四处游历,船上的船 员无聊聚赌,陈实门日日观之,于是起了改进赌具的念头,船行时风向时常改变,于是他把公侯将相改成东南西北风,当时船在各处交易的货币制度是,十筒相当于 一索,十索相当于一万。其中「筒」即是中间有洞的铜币,索就是把一堆铜币串起。于是他将这些用在麻将上。但一索和二索极易混淆,某日他看到了船上养的鸟, 灵机一动将一索改成「鸟」。麻将至此已大致成形,但文武百这三字要改成什么呢?陈实门为此伤透了脑筋。有一次船员在下棋时用炮将军对方,说道「吾炮百发百 中也」。陈实门听了就将文武百取百发百中之中发百改为中发白替之,这就是我们今日的麻将了。

5 、 麻将的起源有多种的传说,据说在公元前 500 年由孔子发明,孔子云游四方,传播他的学说,三元牌红中,青發,白板分别代表三个美德:仁爱,真诚和孝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 忠、孝、义 ” 。   据历史考证麻将应该起源于明代,古称 “ 葉子戏 ” ,并于 1895 年传入西方,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流行的游戏之一,麻将在广东地区,香港、台湾和日本又称之为麻雀,有着 14 张或 17 张不同的规则及打法.

来源:麻将在线

6 、 麻将,也称之为 “ 麻雀 ” 或 “ 雀牌 ”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正宗的国粹。打麻将是我国国粹中最普及的一种文娱活动。麻将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代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昌乐县)有个 叫张遂的人,自幼聪明过人,后来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叫一行。一行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在天文、数学等方面有过杰出贡献。公元 722 年前后,一行和尚曾编制一套供人娱乐用的纸牌。 “ 纸牌 ” 规格为:宽 3.5cm , 长 15cm , 上印万、索、筒的图样。后来又增加了类似东、南、西、北、中、发、白的七种牌。

  麻将万、索、筒,本身是古代货币量的概念,筒即是铜钿(外形圆中间一个四方孔的铜质材料所制),一 百铜钿相串而成一索、一万即一万个铜钿,即一百个索之和。由于纸牌拿在手中不方便,且难以理顺;在娱乐过程中对看来讲更是个障碍。实际经验给予人们以启 发,应以硬质的东西来代替纸牌。于是,纸牌的图案被刻于竹片或骨料之上,新的硬质牌出现了,从此 “ 纸牌 ” 这一称谓便销声匿迹了。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制牌材料逐渐由原来的竹片、骨料,直到发展成为今天的硬塑料与有机玻璃。

来源:中国健美网

麻将牌之花牌——岳飞

这套麻将牌(英国的一位麻将爱好者所有)的花牌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几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故事为题材。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历代的人民群众所敬仰、爱戴,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岳飞廉洁奉公、行若明镜、事母至孝、严以律子、厚以待人、令出如山、赏罚分明、身先士卒、骁勇善战等优良品质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仍然符合我们当代人的道德标准。

岳飞出世

公元1103年(北宋崇宁二年)岳飞诞生于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庭。传说岳飞出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故父母给他取名飞,字鹏举。

三朝那天,岳家亲友都来贺喜,岳和把儿子抱出来给大家看,大家正你一句我一句的祝福着,忽然外面一阵乱嚷,夹杂着呼呼怪叫是水声,就像天崩地裂一样。大家吓得哭喊逃命。岳和明白这是内黄堤圩决口了,慌忙跑进房去背出妻子。这时地面上的水已经一尺多深了。岳和慌乱里把姚氏母子放在空荷花缸里。浪头像小山一样冲过来。岳和刚刚安置好妻子,水已经齐脖颈了。荷花缸漂起来,岳和两只手抓住缸边,身体在水里东漂西荡。这就是为什么有母子藏于水缸飘在水上的画面。

岳母刺字

传说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字:“尽忠报国”称为“精忠报国”。

枪挑梁王

岳飞发奋学习,苦练武艺,立志保国卫民。到他长大成人时,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这一年,朝廷举行武考,岳飞心想,这正是实现自己宏图大志的良机。如果能中上武科状元,不但可以光宗耀祖,更重要的是可以领兵杀敌,为国效力。于是,他便约上结拜兄弟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四人,一同投京城汁梁(今开封)应考。

繁华的京城,这时分外热闹,各地的举子都来应考,真可谓人才济济、群英聚集。京城中纷纷猜测着谁能夺得本科的武状元,议论的中心是一个叫柴桂的考生。原来,这柴桂是柴世宗的嫡系子孙,人称“小梁王”。小梁王不但文武双全,而且有权有势,再加上早打发人把银两送给了主考大人。因此,人们都说这武科状元准归他了。

这届武考,皇帝钦点了丞相张邦昌、兵部尚书王铎、右军都督张俊和护国大元帅宗泽作主考大人。张邦昌、王铎、张俊都是些罔君欺民的奸臣,他们早已受了小梁王的贿赂,一心要让小梁王得武状元,根本不顾为国家选拔将才的大事。主考中只有宗泽是个爱国爱民的忠臣。他知道岳飞武艺高强,人才难得,国家只有得此栋梁,方能抗敌寇、定家邦。宗泽拒绝了小梁王的贿赂,决计要为朝廷选拔良将。

考试这天,岳飞和众兄弟全身披挂,来到考场,那里早已人山人海。不久,岳飞和小梁王便被叫到殿前。两人先比试文才,张邦昌命岳飞作“枪论”;小梁王作“刀论”。岳飞妙笔生花,即刻而就;而小梁王心慌意乱,先将“刀论”写成“力论”,又左涂右改,胡乱交卷,自然比不上岳飞。接着比射箭,张邦昌怕岳飞再赢,便暗中差人将箭靶移至二百步以外,可岳飞并不慌张,只见他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一连九发,枝枝从靶心穿过。全场无不震惊,吓得小梁王也不敢比弓法了。最后,只剩下马上比武。论武艺,小梁王根本不是岳飞的对手,可此时岳飞心里十分犯难:那小梁王乃是贵胄,自己不过是一区区武生。比武场上,枪来刀往,万一失手,如何担待得起。因此,场上两骑相遇,小梁王左杀右砍,好不威风,而岳飞只是招架,并不还手。几个回合后,岳飞突然跳出阵来,奔到监考台前,要求立下“生死文书”,不论那个伤了性命,都不要偿命。张邦昌见岳飞刚才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以为他必胜不得小梁王,便一口答应下来。二人立下“生死文书”,重又披挂上马,雄赳赳,气昂昂,你砍我刺,互不相让,好一场厮杀!岳飞心中没了顾忌,越发精神抖擞,一杆沥泉枪舞得似风卷梨花,坐骑白鬃马冲突迂回若白龙戏水,只杀得小梁王闪闪躲躲,全没了刚才的神气。忽然,岳飞虚晃一枪,反手直刺小梁王的心窝,不待小梁王遮挡一下,人早已被岳飞挑下马来,结果了性命。这一下,全场高声喝采,惟独吓坏了张邦昌等几个奸臣,他们气急败坏,立即命手下兵将把岳飞抓来,要斩首偿命。宗泽看到这一切,勃然大怒,叱退了刀斧手,定要保全岳飞性命。两边争执不下,可考场已乱了营,考生们见主考如此无理,齐声喊冤,大叫造反,吓得张邦昌也没了主意。正在这时,只见牛皋怒目圆睁,挥舞双锏杀进校场,举手一锏便将场中央那杆标志大宋威严的巨纛砍倒,全场顿时大乱。张邦昌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放了岳飞,自己的性命可就保不住了,急忙命人为岳飞松绑。岳飞转身跳上白鬃马,与四兄弟砍开校场大门,往城外奔去。

从此,岳飞夺状元、枪挑小梁王的佳话传遍京城。

王佐断臂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行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郎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王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於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注:以上内容均为转载,关于历史上岳飞的生平事迹请查阅相关史籍。

中华麻将的传播

中华麻将的传播
——编译《麻将竞赛规则》出版前后

背景

从古至今,中国麻将游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特别在改革开放后,麻将活动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遍及城乡社会各阶层,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娱乐活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多元化的中国麻将活动异化趋势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利用人们对麻将的兴趣,把麻将作为赌博的工具,赌博成风,社会对麻将视为赌博的代名词,媒体对麻将多以“沉沦、痴迷、失态、贿赂”的形象来表现。90年代初,我国开展了健康智力麻将竞赛活动,但这一活动就象大海中的一叶绿舟,刚刚兴起,就被主管部门采取了“不提倡,不反对”的态度,撂到一边。中国的麻将状况令人堪忧。

倡导

2003年,以于光远为首的一批著名学人,倡导“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为麻将“正名、正身、正气”。他们说:“把麻将赌博现象归罪于麻将,显然是人在逃避责任,是我们的智慧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创造性远远不够”(于光远: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常委)。“麻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老百姓容易参与……,当前这种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不是办法。”我们的态度应该是“高手竞技,大众娱乐,远离赌钱,杜绝贿赂”(龚育之: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体育工作者有责任规范麻将运动的规则与比赛,……特别帮助外国选手能正确理解我们的规则,这方面很急需,弘扬麻将文化,输出中国游戏智慧,我们责无旁贷”(李梦华:原国家体委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麻将文化有三个特点,即高级、高尚、高雅的智力游戏,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一种融洽大方的休闲活动。……麻将是中国文化的亮点之一,是中国智慧的表达,……要输出我们的文化,而且麻将在国外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徐才:原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胡冀燕说:“建议政府既抓麻将的竞技比赛,又抓大众的普及,可以在社区、大学、中学开设相关体育项目,组织麻将竞技队伍,将其纳入正规的体育赛事”(胡冀燕:于光远先生秘书)。共同对麻将作出了评价,向社会发出呼声。

实践

2003年,在海南博鳌举办了首届中华麻将论坛暨公开赛,而后至2006年,在香港、北京、天津分别举行了第二、三、四届。以于光远为首的著名学人,身体力行,与国内外麻将界的组织、专家、爱好者共同实践,探讨麻将的内涵、竞技麻将的发展与传播。

选择

健康的智力麻将竞赛活动,必须选择举办竞赛的规则,我们顺势而就,选择了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审定颁发的《中国麻将竞赛规则》(以下简称《国标》)(注1《国标》规则 )为起始点,原因是:

这是多元化的中国麻将活动从休闲娱乐转向麻将智力竞赛的先河;

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国标》麻将选手;

2002年日本人在东京借用《国标》规则,举办了首届世界麻将比赛(他们称之为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国标》麻将在国内外麻将界已有一定影响。

再认识

连续举办的四届《中华麻将公开赛》得到国内外麻将组织及爱好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比赛的顺利圆满,使我们深化了对倡导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理解,对《国标》规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2003到2006仅仅四年,中华麻将在世界迅速传播:

日本是麻将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有2000万人喜欢打麻将,麻将馆有15000个,近年麻将被推广为一种健康的体育运动,日本首先支持中国的《国标》赛事,拥护中国带头成立世界麻将组织,举办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

欧洲,随着《中华麻将公开赛》的倡导与宣传,各国麻将组织发展迅速,赛事频繁,2004年在香港第二届《中华麻将公开赛》法国人斯帝芬先生一人参赛,4年中他成立法国麻将协会,发展会员100多人,推广至全国的赛事不断,第一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他担任副总裁判长成为中华麻将的积极传播者,非常典型。欧洲麻将运动发展活跃,一些参加《中华麻将公开赛》的选手正把麻将中的运算和概率等问题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参赛的技术突飞猛进!融入麻将文化的点点滴滴也很生动!(注2-5参赛选手的头饰、服饰、文化进入麻将牌 )

美国仅纽约地区就有40万人经常打麻将;

中国以天津、山东、新疆、内蒙、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为代表的《国标》赛事频繁,涌现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国标》选手,尤以北大、清华博士、硕士组成的《北京东方队》引人注目,,他们在第一、二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及欧洲麻将锦标赛上,多次夺得团体和个人冠军,他们打麻将是“真正的玩深沉(博大精深,沉寂冥思)玩深邃(深刻精到,邃密严谨)玩创造。”(注6《休闲、游戏、麻将》P160页 )

面对生动的事实,我们不禁要认真思考,认识《国标》竞赛体系的魅力——

全:它全面吸取了中国麻将番种的民族文化传统,举全国之力(编写规则时,集中了全国各地麻将界的专家、爱好者),全面筛选了存在于中国多元化麻将中的几百个番种的81种,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

细:根据规范的麻将牌(144张)特点,对番种分类按系列量化评价,细致合理,科学严谨;

难:规则的规定,使比赛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选手充分发挥才智,寻觅取胜的乐趣;

活:在和牌组合中,存在着番种间相互关联、制约、依存的复杂关系,使麻将竞赛涵盖着深邃的哲理,极具魅力;

严:以番种定义为依据,和牌条件为前提,严格准确计算,无遗漏,防复加,符合逻辑,保证计算体系的科学合理,严格比赛桌上的规则执行,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源于中国麻将活动发展而形成的这套竞赛核心体系,是中国智慧的表达,是文化的亮点,我们应该认真地保护发展它!

编译

200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上,召开了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大会。十二个国家的麻将组织一致同意,选举于光远为主席,同时强烈呼吁,制定一个统一的麻将竞赛规则,以适应迅猛发展的世界麻将赛事,迎接即将在中国成都举办的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为此,编译《麻将竞赛规则》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一致认为:继承保护好《国标》竞赛核心体系,是编译《麻将竞赛规则》的基点,概括地讲,核心体系即:八番起“和”、81个番种、9类番种系列、12个番种计分等级、5种计分原则、8种“和”牌牌型、2种“和”牌方式、5个行牌语言规范。在竞赛核心体系的原则问题上,一定要准确、严谨、简练易懂、有利翻译;站在世界麻将组织立场,站在国际高度,有利传播中华麻将文化的角度,引导更多的外国朋友打中华麻将!我们做了下面几项实际工作:

我们十分审慎地对《国标》规则逐章、逐条、逐款、逐句、逐字反复推敲,文字上修改得精练、准确。

计分的5项原则,是外国朋友困惑的焦点,这一款原则又恰恰是中华麻将的魅力和奥妙所在,番种的组合确实存在着辩证复杂的逻辑关系,不是用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们采取用牌例说明基本原则(注7:以牌例说明5项计分原则 ),与外国朋友多次交流,取得一致意见。

多元化的中华麻将传至外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基本术语、番种名称翻译的千奇百怪,外国朋友对其颇感困惑,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在确认定义的前提下,放手请外国麻将界朋友组织起来,确认他们的习惯用语(注8:互相交流英文习惯用语 ),反复交流后定稿。英文版的翻译过程也是“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铭言(注9:《麻将竞赛规则》于光远题词 )的实践过程,其间,我们结识和团结了许多热心传播中华麻将文化的外国挚友。

麻将的比赛独具特色,采用每桌四人制,以桌为竞赛小组,竞赛成绩采取自报、公认、裁判审定的办法,选手参与成绩确认的过程,与其它体育项目成绩由裁判判定不同。裁判对规则必须熟烂与心,必须是具有实战经验的高手。麻将长期处于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游戏阶段,胜负计分常以四人相约为束,随意性大,因此建立系统的裁判员培训制度,经考试取得资质,持证上岗组织比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2006-2007年间,共举办5期麻将竞赛裁判培训班,经过讲课、实习、研讨,共培养中外不同等级国际裁判员47名,其中,外籍国际裁判员38名。在首届世界锦标赛中,裁判员全部持证上岗。日本、丹麦、法国的国际裁判还担任了仲裁及副裁判长职位,对组织世界大赛发挥了重要作用。

《麻将竞赛规则》于2006年9月,中英文版同时发行(注10 ),此后,世界的诸多麻将大赛(世锦赛、洲际赛)多采用此版本,对中华麻将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6年11月,在迎接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前夕,于光远、马惠娣合著的“休闲、游戏、麻将”一书出版(注11 ),该书从现代休闲学理论高度,全面分析介绍了源于中国麻将文化的历史、评价及发展前景,进一步奠定了研究麻将文化的理论基础。

《麻将竞赛规则》颁布后,在第四届中华麻将公开赛、中日智力体育交流赛、第二届欧洲麻将锦标赛(丹麦)实施,规则清晰严明,比赛顺利成功,反映良好。欧洲麻将协会称:“《麻将竞赛规则》作为新的比赛准则,吸引越来越多的选手,它将麻将运动变为一个长期活跃的世界性运动”,“世界人们将为这次作为麻将史上的里程碑一样的世界锦标赛而激动”。

一次难忘的经典大赛

2007年11月。中华麻将组委会在中国四川成都举办了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来自世界17个国家和地区144名选手参加了盛会,为不辜负世界麻将爱好者的共同期盼,我们精心策划了首届世界麻将锦标赛的规程,努力办好一届史无前例的经典大赛。

根据目前世界麻将竞赛的发展实际情况,将世界划分为四大区域(欧洲、日本、中国、美洲),各区域选派36名选手参赛,共144名选手,以本区域选手不相遇为原则(同队也不会相遇),每局比赛均为四大区选手交流对弈,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编排,每位选手的参赛卡都是一张麻将牌,一队为4张相同的麻将牌,集合144张参赛卡,恰为一副麻将牌,展示了“牌中有我,我在牌中,以牌会友,寻觅无穷”的麻将魅力。赛会的秩序册、成绩册、参赛卡都是永存的纪念物,将144张“麻将牌”(中国发表的麻将牌定型标准)锁定在史册。

充分挖掘麻将文化的底蕴,打麻将唱文化戏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基本思路。多方位的奖项体现了麻将是高级、高雅、高品位的智力竞赛项目,一改体育项目以个人、团体冠军论英雄,奖项引导选手充分发挥随机应变、挑战难度、攀登高峰、团队精神、技战术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奖项引导选手在多方位体现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在我们设立的五大奖项中;有终身难忘的88番纪念奖、单盘、局最高比赛分的纪念奖、体现以品为上的团体风格奖、体现高水平的团体及个人名次奖、本届世锦赛个人、团体冠、亚、季军奖,受奖人数占参赛人数39%,我们期望所有选手都能感受到麻将文化的魅力,尝到麻将智力游戏的乐趣。首届世锦赛中产生的精彩牌例、赛中轶事、选手故事、技术统计等成为寻觅麻将智力的深邃,推动麻将运动发展的宝贵资料。《麻将竞赛规则》成为实践《健康、科学、友好麻将文化》的基础和起点,随着竞赛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结束语

《麻将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我们有责任管理、保护、引导好中华文化瑰宝—麻将的发展,与国内外关心、爱护麻将发展的朋友共同努力做好实际工作,迎接麻将《申遗》《申奥》长远目标的实现!

王应辅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