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culture
首页 » 文化 » 中国麻将:冲出“赌博界”,走向全世界

中国麻将:冲出“赌博界”,走向全世界

类别: 文化 时间:2013 年 8 月 15 日 标签: , , ,

5月底,在一次法国举办的麻将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只拿了第4,前3名均被法国人摘走的新闻,一时间激起网民的不淡定。“外来的和尚”击败中国选手,着实让国人惊呼了一把。

麻将的世界史

1895年,一位叫做斯图尔特·库林的美国人类学家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一种中国牌友玩牌时叫着“吃”“碰”的游戏,据说这是对于麻将最早的非中文记载。几年后,名叫怀特的两兄弟将麻将带入了上海的英国俱乐部,麻将迅速在外国人的圈子里火了起来。1923年,从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麻将牌达到150万副,麻将牌也成为从上海出口排名第6的商品。当时访问美国的胡适曾感叹道:“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方的先锋队,却是那136个麻将军。”

除中国以外,日本算是对麻将最狂热的国家。据日本学者考证,中国的麻将是在1909年由一个叫名川彦作的日本英语教师从中国带入日本的。中国人熟知的游戏厅中的麻将游戏机,也是从1980年代开始在日本大量生产的。不过近年来,日本的麻将人数呈下降趋势。据《日本时报》报道,1978~1979年,日本的麻将人口曾达到1300万到1400万,而2008年,这一数字则已降到760万。尽管如此,日本作为世界麻将第二大国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初成体系的世界麻坛

据国际麻将组织秘书长江选旗的一项数据,现在世界上的麻将人口,保守估计有6亿。在他看来,2005年世界麻将组织成立后,竞技麻将的国际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快车道。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一个世界麻坛已经初具规模。

如同中国在不同地域打法不同一样,麻将在美国、在欧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甚至不同的社区,打法规则也千差万别。不仅打法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在麻将中还赋予了本民族的一些文化要素,例如丹麦的花牌就用了美人鱼的图案,而荷兰的花牌则刻上了荷兰风车和木鞋。

而在竞技麻将方面,现在很多国家常用的规则,一个是1998年由中国体育总局制定颁布的麻将竞赛规则(中国也因此正式将麻将列为国家体育项目),而另外一种是日本的“立直”。欧洲举办的各项麻将赛事,大都分别以这两种规则进行。

据江选旗介绍,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麻将赛事是从2007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次,现已举办三次的世界麻将锦标赛。此外还有欧洲锦标赛,以及各国在本国举办的国际锦标赛。

摆脱赌博色彩的麻将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的麻将爱好者更多地将麻将作为一项纯粹的智力游戏来玩,没有赌博色彩。世界麻将锦标赛既没有高额奖金诱惑,比赛全程费用还需自掏腰包,但也阻止不了世界各地的麻友对麻将的热爱。据介绍,欧洲麻将协会的成员国也由2005年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17个。不过,由于现在麻将在欧洲的影响力仍然有限,暂时还拿不到商业赞助。

除了世界麻将组织的成立,在江选旗眼里,麻将走出国门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是2006年国际麻将组织颁布的新《国际麻将竞赛规则》。之所以需要颁布新的麻将竞赛规则,除去需要综合各国一些好的发展与中国地方麻将中的一些玩法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1998年的麻将竞赛规则中,将运动员限制在年满18周岁的非在校学生,事实上是将麻将视为“少儿不宜”运动。

在江选旗看来,麻将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不能因为它被一些人用于赌博,就要把麻将统统摒除掉。麻将的排列组合,都蕴含着中国文化与中国思维的特点。西方的纸牌中都有一个大小的关系,而中国的麻将却没有这个等级。推广麻将竞技,不仅是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也是推广一种中国文化。

中国作为麻将的发源地和拥有最大麻将人口的国家,如何看待麻将,能否还麻将以本来面目,也将决定着麻将全球化的发展命运。

(摘自7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